面对竞争激烈的农机市场,实现发展、形成新的格局是渠道的最佳选择。构筑营销渠道新格局,需要不断地结合竞争环境,主动赋能渠道优质竞争资源、增强创新能力和厚植前瞻技术,积极提升终端竞争优势。
农机市场竞争开始逐步跨入数字化营销时代,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铁律。今年,就有一些企业和经销商因彼此目标不同,出现了双向退出选择。市场不相信弱者,失去竞争能力、赢利基础或经营能力,只能是被迫转型或退出。结合公开信息看,企业选择渠道的标准主要是市场占有率、销售回款、服务能力等指标。渠道选择企业的标准主要是品牌影响力、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等因素。
从农机市场目前的经营环境看,部分经销商开始精准控制库存,避免造成产品长期积压,努力盘活现金流量。一季度农机市场运行冷热不均,大中拖、小麦收销量下滑,水稻收、玉米收出现增长。传统的春季销售旺季并没有出现,部分企业、经销商出现较大数量的库存。为弥补销量缺口,农机企业、经销渠道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的力度,多策并出抢销量。
笔者认为,有效应对当前低谷调整,精准把握后续峰点机会,需要加速业务转型与模式变革,领跑后疫情时代,在竞争中实现发展目标。需要农机渠道加大宣传力度、实施终端下沉,重新配置资源、优化能力、主动变革,充分做好穿越周期的发展应对,加快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建设。
一是注重培育渠道资源高地,结合自己拥有的资金资源、场地资源、人力资源、品牌资源,明确自身长项和短板,确定合适的合作品牌和经销品类。依据市场需求倒逼,优化企业要素配置、调整资源结构,加快形成自身竞争力。从线上线下营销模式、经销品牌实力、团队素养等方面,升级宣传渠道、人员配置、销售门面、仓储物流、服务维修设施等方面的营销资源,确保自身营销能够满足产品升级、销售模式、服务模式升级的需要。
二是增强发展型的创新能力。实现持续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就必须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和能力,继而解决渠道运营中的能力“缺项”和“不足”因素。尽管每家经销商面临的难题不同,提高经销能力是一项重要举措。通过全方位多视角构筑渠道资源价值增值的闭环机制和发展动力,不断查找、弥补渠道管理、竞争策略、品牌合作、客户管理及规章制度、业务流程中的薄弱环节,争取做到查缺补漏、凝强筑优。
三是注重引领性的前瞻技术。培育领先优势,把握住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机遇,运用营销新模式新技术为渠道发展赋能、增源、厚本,有效避免旧模式难以为继、新模式无法支撑的格局。坚持人才兴企理念,构筑人才源头活水,不搞山头主义、圈子文化,避免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。利用市场化机制,持续引进、凝聚、培养、使用高端人才稀缺人才,形成人才引领、人尽其才的格局。